汕头轻工装备研究院


打造印刷“智”造装备
发表日期:2017-09-12 10:25:41 作者:董必钦 来源:《装备制造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我国印刷产业发展历程中,有过上世纪70、80年代的“748工程”;有过“激光照排,电子分色,胶印印刷,装订联动”的16字方针和上世纪末的“印前数字,网络化;印刷多色、高效化;印后多样、自动化;器材高质、系列化”的28字方针,使我国印刷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。 我国印刷产业的发展,是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、攻坚克难、团结奋进、协调创新,书写出波澜壮丽的伟大诗篇,取得过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和光辉业绩。基本形成“自主研发、配套完整、设备先进、规模经营”;集研发、设计、制造、成套与服务于一体的印刷出版产业制造体系。其发展的总体趋势还是顺势而进,特别是通过“748工程”的成功实施,使我国的印刷告别“铅与火”,走进“光与电”、迈向“数与网”,一举实现了从铅排到照排,由铅印到胶印的历史性转变。

在我的人生历程中,主要从事装备制造产业中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化、国产化工作。我国印刷产业30年来均纳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专项。为此,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供参考:

政府与市场 鉴于我国印刷产业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和当前面临的新形势,面对当今我国政府推动的“中国制造2025”、“一带一路”、“互联网+”、“四个全面”等一系列新战略举措,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行稳致远。必须着眼当前印刷产业的现状,紧紧融聚国家所倡导的相关举措,围绕总体规划,分步实施,重点突破,全面推进。协会和企业必须高度重视,紧密跟踪,迎头赶上,切勿止步不前。从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五大工程、十大任务中寻求发展机遇,强化创新驱动,参与并推进产业发展协作联盟,开拓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业态。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推进和落实,有效驱动我国印刷产业相关企业的优势装备、器材走出国门。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势,实现和平发展、合作共赢。

30年来我国印刷备产业均纳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行列,在未来的发展中,根据国家制定的总体方针,坚持深化改革开放,坚持“创新驱动,质量为先,绿色发展,结构优化,人才为本”的原则,坚持立足中国国情,融聚国家发展战略,做好顶层设计,突出发展重点,择优扶强,打造国际品牌,拓展海外市场。国家有关部门、国有企业、国家重点工程项目,应倡导与鼓励使用国产设备、器材,争当开明用户。加强并健全政府采购制度,实施国货优先,严加监管。装备制造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主体,一定要树立市场观念,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这方面的工作,“研究市场,开拓市场,稳定市场,服务市场”,以国内外市场变化与发展,来拟定企业发展战略和应对举措。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,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;做到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,真心实意对项目负责,千方百计满足用户需求,处处事事为投资者的利益着想。政府是项目的倡导者,决策者,推动者;企业是项目的执行者,责任者,受益者;行业协会是项目的促进者,协调者,推广者。

转型与发展 我国印刷出版产业同样走过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从单机到成套,大步跨入世界印刷产业大国行列。在技术上,我们告别了“铅与火”走进了“光与电”,迈向“数与网”,正在向印刷产业强国奋进。

在国务院召开的一次专题讲座中,提出“3D打印机”、“互联网+中国制造”、“中国制造+互联网”等问题的发展研讨。这对当前我国印刷产业来说很有指导意义。“按需印刷”是进入“数与网”时代技术发展的新业态,是固有模式的转型与发展,使印刷产业绽放新生力。如当今出现的“网络印刷”、“混合印刷”、“高速多色喷墨印刷”、“绿色印刷”、“防伪印刷”、“数字化印刷出版”等。

 “数字喷墨印刷机”与当今的“3D打印机”技术,虽有所不同,前者是将多色油墨通过喷嘴沉现在纸上。而今天的“3D打印机”是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,引发整个制造业的深刻变化,体现了机械制造从“增材制造”、“减材制造”转变到3D打印的“増材制造”。现已成为当今一项具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;从而改变了传统制造的理念和模式,展现了全民创新的新道路,具有重大价值。我们必须抓住机遇,向智能制造转型最为关键,走在升级发展的前列。据相关报道2012年全球3D打印设备市场规模为22.04亿美元,同比增长28.6%,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50亿美元,2020年达到108亿美元。美国政府将其列为美国制造业第十二项重要发展技术。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,3D打印技术到2013年列入国家“863”计划,并划拨专项发展基金。2015年2月工信部将3D打印产业的发展做出整体规划,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,有望形成“数与网”、“个性化创意+社区共建+云制造”为代表的新型制造业模式。

当前与未来

有关报导当今世界已进入“数字世界”,2014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的接触率已达58.1%,超过了纸质的刊阅读,人均年阅读电子书数为4.8本,超过纸质书籍3.21本。由此提出印刷产业将进入“夕阳时代”,这种观点我们印刷行业的广大员工不会得到认同。面对当前,展望未来,如何打造我国印刷产业新的核心竞争力?陆长安同志提出了很好的论述“围绕市场不断增长对印刷定制的需求,通过互联网建立一个涵盖全产业链(产品研发、印刷生产、销售、服务)的规模定制运营体系,成为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互联网产业”。鉴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,我们必须冷静、客观、科学地面对;结合我国印刷产业各类企业的现状,吸取世界同类企业发展的经验和途径;关注国际印刷产业发展的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模式;加大科研开发投入,积极推进跨产业的战略联盟,协同攻关,抢占产业技术的制高点,使“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”成为新动能,铸就新辉煌。今年,国家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开局之年,一定要抓住、抓紧机遇。将我国印刷产业发展战略路线图付诸实施;要想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,关键是要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,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,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,培育新型生产方式,全面提升企业研发、生产、管理、营销和服务水平,搭建产业基础技术平台,持续推动重点领域、关键核心零部件及基础器材的研发应用。真正做到“零距离”,通过互联网紧密连接客户,满足用户需求。“无边界”针对每个企业现状和优劣,运用“木桶原理”选好切入点,补齐短板,攻坚克难,协作共赢;通过互联网发挥“长板+社会资源”,达到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,实现提质增效的愿景。逐步做到从规模生产向规模定制转变,满足市场、客户多品种、多批次、小批量;确保质量、进度、成套、服务。印刷协会各分行应抓紧时机,深入调查和访问所属行业的现况,依托“十三五”各相应领域的发展规划和实施举措。有条件的行业和企业应推进规模定制的运营体系,推进智能化、信息化管理和云服务平台。在“数与网”的时代,必须把“双创”战略放在首位,通过多种方式,适应市场需求与变化,从印刷产业的硬、软件和整体解决方案上有所突破和创新,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我仍然相信中国印刷产业的明天,仍然会十分美好。